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爷爷朱元璋 > 第136章 初遇解缙

第136章 初遇解缙(1/2)

目录
好书推荐: 医汉 工具A不可以万人迷吗 妖君难逃 窃月(双重生) 在修真游戏被刀四次这正常吗 女配跟男主的死对头私奔了 非人类夫君 夏日陷阱 地上霜 举案齐眉,终是意难平(快穿)

第136章 初遇解缙

正是初春时节,蓝田县郊外的田野上,一场春雨过后草色青青,煞是可爱。

上午的太阳高悬在天际,将温暖的光芒洒向大地,给这宁静的乡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轻纱。

几个身强力壮的猎户,抬着一只沉甸甸的黑熊稳稳地走在土路上,他们自制的木架虽简陋,却巧妙地分散了黑熊的沉重,使得他们能够不那么吃力的前行。

虽然重量还是有些赘手但猎户们的脸上还是洋溢着喜悦,彼此间不时交谈着。

朱雄英跟在他们身后,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四周的环境。

一路上经过了几个村落和大片田野,朱雄英看到了不少忙碌的身影田间劳作的农人,在阳光下挥汗如雨地进行着春耕,他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小溪边,浣纱女用木槌打着衣服,手早已经被冰冷的溪水冻得通红,肿的跟发面馒头一样;田野间,没钱去私塾念书的孩童玩耍着,或奔跑嬉戏,或捉迷藏,清脆的笑声此起彼伏,给这宁静的乡野增添了几分活力。

这是朱雄英穿越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在白天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他们的衣着、言谈、举止,在光天化日之下看的清清楚楚,这些见闻都让他感到新奇而有趣。

他跟猎户们分道扬镳后,转身就要离开集市。

他轻轻翻开书页,指着其中的一行文字说:“大诰案例,常州府公差无故勒索百姓财物被判流放云南,你们这样做,难道不怕朝廷的律法吗?”

朱雄英收起《大诰三编》,对猎户们的感谢显得也很谦逊,摆了摆手说道:“力所能及之事罢了。”

“这熊胆可是好东西。”他舔了舔嘴唇,“何不干脆把熊胆也留下来?”

不过他对于刚才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多想.其实活得久的秘诀就是少管闲事,原则上来讲,跟自己没关系的事情最好少管,不过朱雄英毕竟是接受了现代教育的人,所以见到一些事情,还是忍不住。

住所方圆百里内活动不需要路引,所以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蓝田县周围的村落和乡镇的百姓。

此时,朱雄英抬头望去,正好看到不远处茶楼上二层靠窗位置的一个读书人模样的青年,正饶有兴致地望着自己。

猎户们面面相觑,其中一名年长的猎户上前,陪着笑脸道:“官爷,这黑熊是我们辛苦打来的,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朱雄英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官差执行公务固然没错,但也不能违背律法。你们这样勒索百姓,与强盗何异?若是被上官知道,依律来判,恐怕轻则杖责、重则流放,何不现在收手,免得将来后悔莫及?”

观察了片刻,他就知道为什么商贩会聚在吊桥外了因为进城就得缴税了。

意思是“你们这是打劫的?不如把事情说清楚”,显然就是要交行商税,也不肯被捕快们勒索了。

一行人穿过蓝田县那古朴的城门,朱雄英随着猎户们踏入了这个在阳光下显得热闹而充满烟火气的小城。

众人纷纷侧目望去,只见一个身穿僧袍、脚踩草鞋的年轻行脚僧缓步从猎户们的身后走出,他的脸上虽然灰扑扑的,看着有些满面风尘,却难掩其眉宇间的英气。

“再敢啰嗦小心你的脑袋!”

朱雄英微微一怔,但随即明白了过来,应该是茶楼二层的那个读书人,看起来倒是没什么恶意.当然,有恶意也不要紧,格洛克可比武松的家伙事好用多了,什么楼都能血溅。

“若不是你及时出手相助,我们今天恐怕难逃一劫。”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小厮模样的人从那边匆匆走了过来,恭敬地说:“法师请留步!我家主人有请到茶楼一叙。”

“法师真是我们的恩人!”

说完后,他带着手下匆匆离开了集市。

故此,朱雄英这番有理有据、软硬兼施的话,捕快们听了不禁心生忌惮。

一场冲突,眼看着就要在热闹的集市上爆发。

明初的商税花样没有商品经济极大发展的明朝中后期那么繁多,虽然乱七八糟也有不少,但主要只有两种,一种是营业税,也就是最被人熟知的“三十税一”,另一种是过路税,即商品通过关、津、渡、市等地需要缴纳的税,一般是按比例抽取实物,在县这个级别设税课局,府则设税课司。

那名为首的捕快咽了口唾沫,色厉内荏地说:“你、你少拿律法来压我们!我们可是官差,正在执行公务!”

说着,小厮做了个请的手势。

实际上,在《大诰》系列里,惩处贪墨的罪案就占全部罪案的一半左右,细目中就有妄取扰民,私吞商税案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贪赃受贿案,这类罪犯皆处以重刑,甚至远远超出了《大明律》的量刑标准,不仅复用刖足、斩趾、去膝、阉割等久废之刑,还创设断手、剁指、挑筋等新刑,所以只要知道《大诰》系列都写了什么的人,面对这本书,定然会有本能的恐惧。

朱雄英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此刻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他看出这些捕快是故意刁难猎户们想要勒索更多,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正义感,但他也知道此刻不能轻举妄动,必须想个办法既能帮助猎户们摆脱困境,又不能让自己陷入绝境。

对于百姓来说,他们不识字,也不懂律法,所以哪怕大明律加上大诰组成的法律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了,他们也不知道很多事情在法律上是怎么回事,甚至打官司都得请状师来写诉讼状正因为法律的解释权全在官府手里,所以底层的差役和胥吏才敢如此肆无忌惮。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御史大官人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寒门毒士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三国:袁神,启动!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