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爷爷朱元璋 > 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

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1/2)

目录
好书推荐: 医汉 工具A不可以万人迷吗 妖君难逃 窃月(双重生) 在修真游戏被刀四次这正常吗 女配跟男主的死对头私奔了 非人类夫君 夏日陷阱 地上霜 举案齐眉,终是意难平(快穿)

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

龙江造船厂的大匠们,争议最大的就在这迭图纸里的几个点上。

第一,是这个图纸里的舰船,压根就没有水密隔舱。

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水密隔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舱室,这就使船舱成为独立的个体,一旦有船体破损,海水涌入船体,就可以把不同区域的舱门给封闭住,这样船只就不会沉没.这种技术是从宋朝时期开始使用在海船建造上的,在上百年的实践中已经充分验证了其可靠性,而没有水密隔舱在工匠们的眼中,是非常不专业也不安全的设计。

第二,是图纸里的舰船,龙骨上有密密麻麻的肋骨结构,就像是一条多刺的鱼一样,这在福船的设计建造中,是根本见不到的。

第三,则是图纸设计的舰船是分很多层的,而且每层基本上都是全通甲板,这也非常有悖于造船常理。

第四,就是u型船身,而且这个u型的口是往内收缩的,这就使得水线处的宽度大于上甲板宽度纵剖面看着就跟一个挺着大肚子的人一样。

俞通源感觉自己就差一层窗户纸就要弄明白了,可翻遍了四十多页的图纸,他还是没有搞清楚这个关键问题。

想想看,现在大明水师的大船,也就是几百吨的排水量,而一门炮加上配套的火药、石弹,就得好几千斤,排除掉物资、人员、设备等必须上船的载重后,还能剩下多少冗余用来装载大炮呢?

朱元璋听得一脸问号,龟船是啥?鸣梁海战又是啥?

这四点让工匠们极度疑惑,而看到工匠们围着图纸陷入了激烈的讨论,朱元璋虽然不懂舰船设计,但也知道应该是遇到了什么问题了。

朱元璋耐心地听完了以后,微微颔首道:“行,咱都知道了,当年咱也是打过水战的人,知道你们的这些顾虑都是有道理的,咱问问大孙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大明禁海的背景下,可以说在整个东方,目前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水师,能在数量和实战经验上跟集结到一起的日本水师对抗。

所以,水密隔舱结构在设计上,跟肋骨结构和多层全通甲板这两点是有着根本性冲突的,而水线宽度比甲板宽度高的问题,就也能解释得通了这样船体的横移会更小。实际上,这种战舰设计,在船舶设计历史上有着鼎鼎大名,被叫做“盖伦船”,在风帆战列舰时代,所有海军强国的主力舰清一色均为这种的低舷、横帆、两舷装备多层加农火炮的“盖伦船”,而这些战舰排成一条线以发挥两舷的火力优势,就是著名的“战列线战术”了。

而听到俞通源的这句话,龙江造船厂的大匠们也醒悟了过来。

这一战里,史料记载“徐达领四十八卫将士围城,每一卫制襄阳砲五座、七稍砲五十余座,大小将军筒五十余座,四十八卫营寨周列城围,张氏欲遁,不能飞度,铳炮之声昼夜不绝”.砲指的是砲车也就是投石机,襄阳砲就是俗称的“回回炮”,即蒙古人围攻襄阳时候用的配重式投石机,七稍砲则是有七个拉索需要数十人才能发动的人力杠杆式投石机,至于大小将军筒指的就是火炮了。

直到朱元璋在等待了一个时辰后,从朱雄英口中得知了答案。

不过,俞通源却总觉得,这里面应该是有哪里没搞清楚,因为这迭图纸的设计逻辑是非常完善的,没道理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甲板为什么要全通?侧面造这么多肋骨结构用来干嘛的?为何水线宽度要比甲板高?好好的水密隔舱为什么要舍弃?

“火炮肯定要上舰啊,鸣梁海战的时候,李舜臣就是靠着龟船护甲加火炮上舰,以十当百,直接干碎了没有火炮还在用撞角加火铳的日本舰队。”

俞通源是懂水师也懂舰船的,刚才龙江造船厂的大匠们讨论的东西,他在旁边听得一清二楚,他怕这些匠户不会说话触怒了皇帝,因此小心翼翼地解释道:“陛下,这图纸的设计跟咱们造船的习惯不太一样.”

但另一个问题随之接踵而来——真的有必要为了适应火炮上舰,专门去造这种各方面都符合火炮上舰需求的舰船吗?

因为大明是缺铜的铜都拿来铸钱了,所以铸造火炮很少用铜,而大明也没有把铁水加热到1500度的工业能力,所有的钢材都是手工锻打出来的,不是冶炼出来的.因此用钢来铸炮也就甭想了,大部分的火炮铸造材料用的都是相对较脆的铁。

而且现在的水战主流战法还是以撞击或者接舷战为主,火炮基本都是陆师攻城打固定靶的时候才会跟砲车一起用,譬如江南最后一战,就是朱元璋带领二十万大军围攻张士诚的老巢苏州城。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御史大官人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寒门毒士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三国:袁神,启动!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