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爷爷朱元璋 > 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

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1/2)

目录
好书推荐: 医汉 工具A不可以万人迷吗 妖君难逃 窃月(双重生) 在修真游戏被刀四次这正常吗 女配跟男主的死对头私奔了 非人类夫君 夏日陷阱 地上霜 举案齐眉,终是意难平(快穿)

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

所谓空印案,就是洪武开国以后,为了加强财政管理,规定了每年各部、寺以及各布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及税款账目,这些账簿需要由各地官员带到京城,与户部的账簿进行核对。

户部与各部、寺以及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完成本年度的财政决算,而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簿便要被驳回,需要重新编制账簿,并盖上原地方衙门的大印之后再次上报。

这是很规范的一套流程,理论上没啥问题,但实际上的问题就在于,大明的首都在应天府(后世南京)。

而以大明的交通情况来说,如果是距离近的中枢各部、寺,或者是直隶各府、县,亦或是山东、河南、湖广、浙江、江西等布政使司还好,但要是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这些布政使司,那出错一次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如果真的按照规定严格执行的话,那么只要出错,恐怕再来回一趟就得半年不止,如果再出错.画面太美不敢想。

所以,实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但谁都不愿意来回折腾,因此官员们通常会准备好另一套已经盖过大印的空白账簿,以便在到达京城时,一旦账簿出错,就可以拿出来这份带着大印的空白账簿,迅速填上正确的数字并进行二次上报。

给账簿盖空印的事情,从元朝就有了,属于是官员们的习惯性做法,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因此为了图方便,官员们都是这么干的。

但问题就在于,元朝是玩包税制的,在包税制的条件下,随便你怎么糊弄都行,毕竟元朝中枢只要求最后收上来钱即可,明朝可不是啊,明朝不仅要求收上来钱,而且要求数字要都对得上。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不寒而栗!!

朱元璋曾经以为自己对大明的朝堂有绝对的掌控力,但经历了胡惟庸案以后,朱元璋却发现,他已经完全被这朝堂上笼罩的种种欺诈表象所蒙蔽而空印之事,更是让他的“被蒙蔽感”极大地加强了。

朱元璋转过身,目光如刀般在身边的近臣脸上扫过,近臣们都低下了头,最后落在了毛骧的身上,那一刹那,毛骧只觉得自己仿佛被一只猛虎盯上,动弹不得。

听完大孙的简单介绍后,朱元璋没说话,他缓缓地转过身走了十几步,背对着陵墓,望向钟山下的京城。

“如此欺君罔上的行径,居然就发生在咱的眼皮底下!”

这是一个怎么回答都错的问题,因为毛骧如果回答锦衣卫知道,那么锦衣卫知道为什么不向皇帝汇报,是不是锦衣卫也有异心?如果毛骧回答锦衣卫不知道,那锦衣卫干什么吃的,是不是严重失职?

实际上,毛骧确实知道这件事,但问题就在于,所有人都没把这件事当个事。

毛骧咽了口唾沫,他知道,自己此刻的回答,将决定许多人的生死。

朱元璋此时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陛下,锦衣卫绝对没有。”

朱元璋盯着他咄咄逼人地继续发问:“锦衣卫没有,其他地方有没有?锦衣卫知不知道?”

这天下,还有多少事情,是如同“空印”一样他不知道的?

朱元璋从来都没有想过,大明朝堂这个看似平静的海面下,竟然隐藏着如此令他觉得震惊的危机!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御史大官人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大宋第一侯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三国:袁神,启动! 寒门毒士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