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古国物语 > 第二单元第三十六节

第二单元第三十六节(2/2)

目录
好书推荐: 血弑魔神 圣途职迹 有妻来袭:摄政王的宠妃 五行山 傻夫溺宠重生狂妻 仙妻从天降 战宠天王 幻神 甜心嫁一送一:总裁,请签收! 将军在上:娇妻要跳墙

于是叫来班子成员商议,这个时候有个不知死活的家伙竟然这样说:“既然神兽已经出现了两只,看来天意右边,你如果能找到那位骑着蜚麟的人,然后主动让贤,你的美名肯定能流传后世。”她耳朵听着却眼皮都不抬一下,说:“你这是急着想在新氏面前邀功吧!”那人说:“主上,我绝无私心,希望你也以公事为重,此举看似消极,实则是明哲保身的做法。”云点点头说:“好一个明哲保身,今日我真是领教了。”那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啊!主上。”云说:“在我退一步之前,你先退一步,如何?”那人愣了一下,说:“我退一步?怎么退?”云说:“你的性命自己留着也没什么用,不如借给我,我用她办点私事。”一听这个那人就趴在了地上,双腿不停的发抖,说:“你想挟私报复、斩杀良臣?”

云冷冷的说:“在我的眼里,你从来不是什么良臣,你不过是蝼蚁一样的角色。取你的性命,对我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可你不识时务,竟敢在我的驾前为乱臣贼子张目,不杀你天理难容。”那人说:“我只是提建议,接受还是拒绝是你一句话的事,凭什么说我是为乱臣贼子张目。”云说:“你这种东西我见得多了,向来喜欢借古讽今,使得子民都心生异志,杀你是为了正人心。”那人匍匐在地,说:“你杀了我,就不怕子民的悠悠之口吗?”云说:“子民没有自己的眼睛,强人的眼睛就是他们的眼睛。子民没有是非,强人的是非就是他们的是非。岂不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那人说:“你这厮好生狂妄。”云说:“逆贼,死到临头还敢口出狂言,来人,送他上路。”

话音未落,立刻就有两个悍妇进来将她拖了出去,过了没一会儿,她们将那人的脑袋拎回来,丢在地上,在场的班子成员都被吓个半死,这个时候突然感觉脑后吹来一丝凉风,她回头一瞧,看到了阴侍那一双冰冷的目光,不禁心中一惊,想不到老娘的寝宫也藏着一匹狼。于是指着阴侍说:“你去陪她吧!”阴侍立刻匍匐在地,说:“为何杀我?”云说:“你自己心里没数儿吗?好好走,你若闹腾,会死的很不体面。”阴侍到了这个时候也丧失了立志,扯着嗓子说:“毒妇,你不得好死。”云冷笑着说:“不得好死的是你。”

阴侍冷笑着说:“我死之后一定会化成厉鬼来向你索命,你等着吧!”云大声说:“给我拖出去。”阴侍也大声说:“不用了,不就是死吗?你以为老娘真的怕死,笑话。”云冷笑着说:“不怕死你给老娘死一个。”阴侍真不含糊,一下子就把自己的舌头咬了下来,一条血淋淋的舌头吐在了云身上,云大叫一声,退后一步,只见阴侍两眼瞪得溜圆,没一会儿脚底一软就翻了白眼。看到这一幕,本以为这样就算是死干净了,没想到她的手脚渐渐缩成一团,眼睛里出血,牙齿外露,血水不断往外喷。云说:“赶紧给我弄出去。”

两位悍妇立在那里不敢靠近,班子成员坚持不了多一会儿也逃了出去。寝宫遭遇了这样的事件,云不愿意在里面居住,就搬去一个新的地儿呆着,尽管如此,她还是感觉阴侍的鬼魂在跟着自己,只要她一走神儿,立刻就会想起阴侍死的时候的画面。有了这一次,班子成员开始找各种理由不来将她,她想杀人立威,刽子手也开始互相推诿,这让她感到极为失望。更让她揪心的是她的六蜚鹿病了,吃不下东西,两眼浑浊无神,云天天去陪着六蜚鹿,可六蜚鹿却不能睁眼瞧她,她的心都碎了。看着自己的坐骑一天天消瘦下去,她整日长吁短叹、夜不能寐。终于六蜚鹿走到了最后关头,它咽了气,她坐在那里哭了整整一天。之后她恢复斗志,打算在工作上做出新成绩。

这个时候民间又出现了一则歌谣,歌词的大意是:一日落下一日升,改朝换代主将崩。云勃然大怒,立刻下令查歌谣的来源,发现许多证据显示,歌谣的来源在深山之中。于是派人进入深山搜寻奸佞,每一次去都一无所获,参与搜寻的人不断增加,许多人被里面的猛兽所伤,甚至丢了性命。可她还是乐此不疲,不找到编造传播歌谣的人,决不罢休。渐渐的她几乎把所有人都派进了山里,再没有人谋食。国中开始有人饿死,有一些老弱病残索性就把家里的小孩给吃了,青壮人口回来看到这一幕,立刻将家里的老人赶了出去。敦煌壁画里面有这样的场景,人在年老之后,就被送到一个山洞里,在那里他与子女告别,之后七天会有食物送来,到了第八日就没有人送食物了,老人或是自己找吃的,或是饿死。

今天人们相信这样的场景一定非常的残酷,然而画面当中似乎每个人都显得十分从容,理由也很简单,那个时候的风俗就是那样。按说西域乃佛法昌盛之地,遗弃老人的事似乎不该发生。有这样的想法你就错了,推崇孝道是儒门家风,西域乃化外之地,没有被儒学波及到。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物质条件确实太过于匮乏,按照儒门家规,有粮食应该先尽着父母,然而父母吃了,子女饿死,谁来提父母养老送终呢?而过孩子饿死了,家族的香火谁来传承呢?所以最原始的规矩是食物先尽着青壮人口,没有他们劳动就大家都得饿死。然后是小孩,最后才是老人。这样的推论是合理的,孟子曾经在文章有过这样的表述:五亩之宅,树枝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礼,颁白这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虽然他主张,父母应该享受好一点的物质条件。然而真到了物质匮乏的时候,首先被遗弃的往往不是小孩,而是颁白者。其时作者也主张应该给老人更好的物质条件,只不过儒家的理想也只是理想,按照儒家的设想,老人多忠厚,所谓忠厚长者,为什么不说忠厚少年呢?然而老人之中自私自利、贪得无厌者,心理扭曲、性情狂躁者,道德败坏、为老不尊者,也是有的,孔子自己就说:“老而不死是为贼。”可见老人更多表现出一种仁慈、宽厚的感觉,这样晚辈即使把好的东西给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惜。作者听过许多忤逆子的故事,的确一个人能够长大离不开父母的抚养,然而他终于弃道德于不顾,说明父母没有尽则。养不教、父之过。如果你在教育子女的事情上不尽心,终将自食其果。

教导孩子行孝,不是扳起脸说:“孩子,你一定要孝顺老子,不然老子剥了你的皮。”而是要自己做给孩子看,如果你自己能够与父母和睦相处,子女也会学者你的样子做,也能跟你和睦相处。如果你与父母隔绝,或者以至于父母干仗,等你的子女承认,也不知道如何与父母相处,因为他从小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如何战胜自己的父母。作者自认为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如果你要作者为自己的同情心掏出点什么东西来,作者往往会选择后退。其实积德行善的是做做也无妨,只是如今这个世道骗子太多,让骗子得逞,实在是太窝火了。

还有一层顾虑,作者很穷,行善会不让让作者更穷的。我其实不喜欢这样的故事,某人靠捡破烂助学,这样的故事一点都不感人,人还是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把行善积德的机会留给更富有的人。小的时候,作者被误导的很厉害,以为富人就是坏人,穷人就是好人。你为什么没有钱?因为你的劳动成果都被富人抢走了。这么说其实也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但许多人之所以穷困不光是因为受到了富人的盘剥,许多时候就是因为自己太懒。有钱其实并不意味着他很快,只要不偷不抢,靠合法赚来的钱,他应该感到骄傲。三安氏让天地人都不安,挑动天下反。不利于云的歌谣再次传出,她简直要疯了,竟然站在新居门口的一个大土包上骂脏话。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异界铁血之旅 血沙 异世卡斗 女神的绝世高手 偏偏宠爱 与前夫的重生日常 和女神们的荒岛生涯 离婚后前夫哭着求复婚 他趁虚而入 你迟到了许多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