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四十章 挥军北上

第四十章 挥军北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机甲天王 那些年哥混过也爱过 星海传说 神秘总裁欠收拾 官痞 晚唐 养个仙女当老婆 闷骚老大惹不起 复仇皇后慕容瑞雪传 腹黑毒宝拖油瓶

捷报传来,中央大为振奋,即使是伟人也电希望红十五军留下,巩固和展好闽赣粤苏区(即原来的中央苏区),而不赞同胡卫东率部离开苏区北上的主张,在伟人看来,丢下群众基础更好的已有根据地,而冒险穿越敌军的重重阻截前往毫无基础的北方,怎么看都不是明智之举,若是因此重蹈昔日井冈山根据地沦陷的覆辙,那就太令人痛心了。至于抗日的问题,即使要与南京政府合作抗日,有地盘在手谈判时也要有利得多。

但胡卫东并没有唯命是从,而是有理有据地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红十五军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是靠弹药、尤其是炮弹支撑的,而光靠缴获总是不太可靠的,一旦弹药耗尽,到时候过上了苦日子的红十五军还能像之前一样所向披靡吗?胡卫东对此并没有多大的信心,偏偏红十五军中转化过来的“解放战士”又实在太多,也一直没有时间好好消化,加之连续作战后普遍疲惫不堪,哪怕只是打一次大的败仗,都可能招致全军的溃败。所以找到一块足以支持红十五军的根据地,让红十五军有机会修整编训,是非常必要的。

而随着老蒋对江南的控制力日益增强,3o年代初闽赣粤苏区的地缘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反而因为太靠近南京而会遭到白军的频繁进剿,想要展起来十分困难,胡卫东可不敢寄希望于每次战役都能获得过消耗的巨量缴获。而且,由于长期的战争和白军的屠杀,闽赣粤苏区的人口比例现在已经严重失调,乡下更是几乎看不到青壮男子,一眼望去不是妇女小孩就是老头,仅靠老弱妇孺的劳动,养活他们自己都很困难,又如何维持十万大军呢?

正因为这样,胡卫东才不得不将征兵比例控制到极低的百分之一(注1),以尽快恢复地方经济、减轻乡亲们的负担。但如果红十五军继续长时期地留在这里,闽赣粤苏区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空前的饥荒之中,以胡卫东的估测,现在的闽赣粤苏区,最多只能支持3万常备军,因此红十五军主力只有离开另觅根据地这一条道路可走。

裁军或是转为民兵的话,理论上是可以的,但红十五军的这十几万指战员历经了多次战斗的考验,已经渐渐成为一支百战余生的精兵,就这么将其中大部分复员了,胡卫东实在是不舍得。何况红十五军中大半都是家乡遍布全国各地的“解放战士”,让他们打仗还行,如果要他们留在苏区种地,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会跑掉一大半,就算他们愿意种地,一般也不会乐意在这异乡当农民吧?

看到电文中所述中央苏区的惨状,心痛不已的伟人忍不住泪眼婆娑,他果断地打消了自己过于乐观的幻想,回电胡卫东支持他的做法,上面只有四个字——“你是对的”,令胡卫东甚为感动,其实他这么做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理由,如果留在闽赣粤苏区,将来抗日改编后红十五军肯定是进入新四军系统,而抗战初期领导新四军的长江局书记却是从苏联归国的王明,相比而言胡卫东觉得还是及早北上,将来进入八路军系统安心打鬼子更好一些......

在报请中央批准后,胡卫东先将部队里不适合战斗和文化水平较高的部分官兵复员,前者转到苏区政府工作或是留下务农,后者则根据其个人特点和部队需要招进三大学校中的某个进行“深造”,两者合计两万多人。之后胡卫东再从部队里抽出五千多苏区本地的指战员,加上伤势未愈不能随主力的近两万人组成了闽赣粤独立师,以谭震林任师长兼政委,陈潭秋担任政府主席,再加上早就决定留下的法院院长何胡子,应该可以保证将来苏区不再出现肃反扩大化的悲剧。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逼我当皇帝是吧 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 我叔宋太宗 请皇兄赴死,老六我登基了! 春日灿灿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假太监:一心逃离后宫,却成了九千岁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返回顶部